当前位置: 首页 > 精工之声 > 公司新闻

摆脱家的惯性视角 跟着策展人葛斐尔看「家•量」展

发布日期:2017-09-27 阅读量: 398次 作者:巴迪斯集成吊顶品牌官方

  「家•量」二〇一六上海展览空间:本次展览在中国工业设计博物馆团队的齐力配合下,将伟大却平凡的各种家庭设计背后的计量,以崭新的视角和视觉呈现,给大家一个似曾相识的感觉。其包括:触手可及、触感可知、触玩可乐三个单元。

  这个展题来源于我对“家”本身能否再设计的思考。家,几乎是从设计本身来讲最容易想到的对象。它已经拥有无数好的设计,比如房屋、家具、日常生活的器物等。因此,我似乎继续执念于设计本身变得没有特别大的必要和意义。是否还存在另外的可能性?或许从文字学角度切入,亦或从计量角度切入,摆脱对家的实体和日常的惯性视角,深入探讨早已被我们熟视,却无睹的“家”的种种设计。

  这种思考,得以在两年前的一场展览中初始(Home+House2014上海展),并在2016年得以延续。团队携手全球知名家具和家居零售商宜家家居,共同带来全新展览「家•量」二〇一六上海展。我希望观者放慢脚步,重新审视,思考社会文化现实和环境,催生的这些家庭计量。5.10-11.9,在上海的中国工业设计博物馆带你感受一场烧脑且文艺的视觉体验。

  何谓家•量?

「家•量」二〇一六上海展第一单元展区

  试想一下,你买回家的厨具、餐具和坐具,不是料理,就是用餐,或是休息和工作。人们往往因为它们的“好用”,而早已形成日常的惯性视角。大家未必会按照长、宽、高重新组合对比厨具、餐具和坐具。打破常规的展示只是为了让大家了解最基本的设计要素。它们默默地呆在家里,安安静静地出没在日常。

厨具和坐具打破日常的惯性视觉,以等差值形式出现在「家•量」二〇一六上海展的第一单元展区

  如果长度、宽度和高度以一种非日常的视角呈现,那么请你回想,还有哪些东西是被大家熟视的,关于重量和面积的家庭设计用品?你可能容易想到天平、体重秤和床单。但是我用《上班族负担的重量》表达一个设计师背着约1600克的11寸电脑包,去挤地铁;《五谷杂粮》引导大家重新审视每一颗豆子的重量;《人生的900个格子》用面积展现人一生的时光

这组照片展现了《一位上班族每天负担的重量》、《五谷杂粮》和《人生的900个格子》

  关于家庭中的面积,大家更容易想到,踩在脚底下的1平米,撑开的雨伞和摆在书架上的杂志。试想把1平米贴于墙上和倒挂雨伞,会是一种怎样的场景?